反渗透作为一种新型的纯物理脱盐工艺,由于反渗透膜元件的结构、材质、脱盐机理等条件的限制,反渗透设备对进水有较高的条件要求。
反渗透系统进水的水质条件
温度条件控制在5到45℃之间;
ph值必须在2到11的范围之内;
有机物含量(COD,mg/L)应该小于2.5;
淤泥密度指数(SDI值)<5.0(佳值3);
余氯含量<0.1mg/L,实际控制在0,不得检测出;
油:不得检测出
臭氧:不得检测出
铁含量(mg/L):溶氧>5mg/L时,Fe<0.05;
二氧化硅含量(mg/L):浓水中SiO2<100;LSI:pHb-pHs<0;
Sr、Ba等易形成难溶盐的离子:Ipb<0.8Ksp。
若指标某一项或几项不达标时,会对反渗透膜造成影响:
1.RO反渗透膜受金属氧化物污染;
2.胶体污染;
3.RO反渗透膜结垢;
4.悬浮物污堵RO反渗透膜;
5.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污染,导致出水COD升高。
进而对整个反渗透装置造成不良影响:
降低反渗透纯净水系统的产水量;降低反渗透纯净水系统的产水品质;增加反渗透设备运行的能耗,包括原水、电耗;增加水处理运行的成本,包括反渗透阻垢剂、树脂再生盐、其它水处理药剂等。
所以使用反渗透系统时,应该非常注意原水的预处理。为了避免堵塞反渗透系统,原水应该经过预处理以消除水中的 悬浮物, 降低水的浊度;此外,还应进行杀菌以防微生物的孽生长大。由于反渗透对原水中的悬浮物的要求很高,所以常用一种水质对受悬浮物污染情况的污染指数来对水质进行检测。此法实质上是测定反渗透系统受水中悬浮物的污堵的情况。进入反渗透系统水的污染指数以不大于5为宜, 建议值一般小于3 。预处理时还应该考虑到进水的 pH值。各种半透膜都有其适宜的运行pH值,故需按反渗透膜的要求, 调节进水的 pH值。预处理时还应该考虑到进水的温度。膜的透水量是随水温的增高而增大的, 但温度过高会加快醋酸纤维素膜的水解速度,且使有机膜变软,易于压实。所以,对于有机膜来说,通常将温度控制在约20—40℃范围内为宜,复合膜温度控制在约 5—45℃范围内。
灭菌的必要性
在水处理工艺中,活性碳过滤器用于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对过量氯(余氯)的吸附去除,对前者去除能力较差,通常为50%,对后者则很强,可以完全脱除余氯,这是因为在对余氯吸附的同时,还有自身被氯化的作用。活性碳吸附水中营养物质,可以成为细菌微生物的温床,微生物对水的阻力影响较大,因此, 应定期进行反洗处理。如果反洗不能奏效时,应进行灭菌处理。实际上,按照进水浊度安排合理的反冲洗制度更具有实际意义,由于微生物膜与微生物黏泥难于清净,采取空气擦洗是必要的。
预处理中灭菌应该怎样做
水的常规灭菌处理为投药与紫外线灭菌。例如市面上售卖的纯净水就是经过反渗透脱盐后,再经紫外线杀菌处理的。小容量用水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或臭氧杀菌。工业上生产中则以氯气或次氯酸钠为主,也可使用二氧化氯或臭氧。外购的氯气用钢瓶贮存,用加氯机投加,电解食盐(或海水)得到的是次氯酸钠 ,无需专用投加设备,即可送入被处理的水中。
